余志鸿
没有一种为社会普遍接受的称呼 张之 上街买菜,对集市上的小贩或奶奶公民,称呼什么?在楼道或电梯里遇到邻居,只是面熟,不知姓名,如何称呼?偶尔到学校财务处等机构办事,对中青年办事人员是称“同志”,还是称“先生”、“老师”?虽然近年来“同志”“师傅”“先生”乃至“小姐”“女士”“太太”“老板”等有在各自范围内成为一般称呼的趋势,但为社会所普遍接受、适用而得体的通称,好像还没有。 中西称谓的差异 金立鑫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称谓大致有两个系列,一是社会权势系列,主要沿着职务、职称方向延伸,从早期的皇上、大人、老爷、少爷、小姐到现代的主席、主任、书记、经理、老板;二是家族系列,相对稳定,主要是大爷、大娘、叔叔、阿姨、大嫂、大姐、大哥等。西方文化中的称谓主要是社会性的,比较常见的是Sir、Madam、Mr、Ms、Miss、Mrs。此外是Dr、Professor。西方社会的称谓系统相对虽然简单,但涵盖了所有的社会对象;正由于其简单,所以多了平等的意识。 提倡简单易行的称呼语 何刚 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,如果我们的称谓方式过多,必然会影响跨文化跨地域跨阶层的相互交流。因此,简单而富有表现力的相称方式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。 左思民 我觉得用“女士”“先生”作通用称呼语方式很好。希望“女士”和“先生”早日突破种种局限,成为人人喜闻乐用、得体大方的通用称呼语。 “同志”不宜用作泛尊称 胡范铸 在汉语史上,“同志”最初并不是一个泛尊称,甚至也不是一个称呼语。它起初指的仅仅是“志趣相同”。作为称呼语的“同志”成形于晚清。“同志”成为泛尊称,是1949年以后的事。而“同志”确认的是对方与自己在政治或思想上的相“同”,政治色彩太浓,作为当代称呼语显然是不合时宜的。(《语文建设》第3期)